Thursday, June 24, 2010

叶问2:宗师传奇


老实说,「叶问」系列并不是我的那杯茶。会去看这部「叶问2」更多是因为它的话题性。同类型电影中,我会更喜欢李连杰所主演的「霍元甲」。同样是真人真事改编,「叶问」却只是一味地歌颂叶问的完人形象,不似霍元甲的有血有肉。其实纯粹是个人的喜恶问题---我不相信世上会有完人,自然也对「叶问」有些反感。

「叶问2」简单来说就是有着真实历史人物穿插在内的创作。若把电影里的几个名字改一改,完全可以是另一个故事或电影。为何需要创作?据说是因为叶问到了香港后的生活十分平淡,不太适合拍成电影。但编剧却为这平淡的生活硬添上一个已被用到滥了的中国人打外国洋人的剧情,鼓动所谓的民族主义,让最主要的观众群能产生最直接的共鸣。老实说,这招虽然屡试不爽,百发百中,但我真的有些受不了。

甄子丹所演的叶问跟第一集一样---除了「以不变应万变」的演技外都还算称职。但也因为甄子丹这种只重武戏的演法,让人更期待另一个演叶问的梁朝伟。熊黛林的角色本该很重要,但却成了花瓶,或许是叶问的光芒太刺眼了吧?郑则仕所演得警探不提也罢,就是硬凑的角色。任达华在这一集变得可有可无,有点可惜。令人惊艳的是洪金宝,不怒自威,那种霸气连在银幕外的我都被牢牢地震慑住。不过倒也不是他演得太好,而是角色太适合他。

片中的几场武戏让我有种「为了打才打」的感觉。若往好的方面想就是顺从民意---让观众看他们想看的。若往坏的方面想,或许是剧情过于薄弱,缺乏内涵,只好不断地增加武戏来撑起或隐藏那十分薄弱的剧情。

若说「叶问」是文武戏兼具的好电影,那「叶问2」就是制作严谨的武打电影。其实不是「叶问2」不好,而是「叶问」太好。

至于叶问还要再拍几集,我倒是无所谓。这是供需问题,只要有需求就一定会有供应,任何人都改变不了这个定律。我唯一希望的就是「叶问」系列不会成了另一个「黄飞鸿」系列,续集拍得乱七八糟,搞得我现在都还以为黄飞鸿会飞天遁地。历史还是真实的比捏造的好,小小修饰就好,别杀鸡取卵,抹杀了促成「叶问」诞生的初衷。

Sunday, June 13, 2010

谁能捧起大力神杯!!!?

现在这个时候,不谈谈世界杯好像真的有点说不过去。所以虽然是一堆废话,但还是非说不可。没有兴趣的人,就直接跳过吧!因为真的是相当沉闷的一大段。

为什么要看世界杯?其实我也搞不太清楚。或许是人类天生的群体意识吧?当看到一大群人对某件事表现过份狂热的热情时,自己也会多少因为不同的理由而想栽入人群中一起凑个热闹。就算不知道足球是用脚踢的也没有关系,跟着大家一起「哎呀!」「喔!」「够(Goal)!」「耶!」也就够了。

这一届世界杯的看点还是离不开那几支传统足球强国。其中包括A组的法国,世界级球星很多,但主帅的离奇战术实在让人不敢恭维。B组的阿根廷,有着可说是本年度最令所有球队闻风丧胆的前锋阵容---梅西(Messi)、伊瓜因(Higuian)、特维斯(Tevez)和米利托(Milito),但跟法国一样,那主帅的自大(或自信)跟他的领军能力实在不成正比。C组的英格兰,也是最让人熟悉的球队,除了守门员外都没有多大的问题。可惜表现时好时坏,或许是压力太大吧?D组的德国,未开赛前陆续就有几个大将因伤退出,其中的巴拉克(Ballack)可说是德国队的精神领袖,希望影响不大吧!E组的荷兰,进攻犀利且华丽,可是队中几名大将都是出了名的玻璃人,对荷兰来说如何让他们不受伤好像比如何夺冠更重要。F组的卫冕冠军意大利,被戏称为老人球队,没什么好说的,就看他们能否用经验来打垮年轻人的速度与活力。G组的巴西,球队阵容是有史以来最低调和最实而不华的一次,且看卡卡(Kaka)如何带领这些名字很绕口的巴西人争取胜利。H组的西班牙,夺冠超级大热门,球星多到连法布雷加斯(Fabregas)这种超级球星都可能要委屈在替补席上。唯一令人担忧的或许是那有点保守的主帅吧?

当然,球是圆的(我爱死这句话了),但夺冠这种大事八成跟以上八队脱离不了关系。万一真的爆出大冷门其实也没什么,来,跟我念一遍--- 」。对嘛!世界杯,凑凑热闹就好,别太认真。

Thursday, June 10, 2010

书7

很多人发现我几乎什么书都看,好像不懂得选择似的。其实这是真话,我的确没有单看书名就知道那本书好不好看的能力。而且我常担心会不小心错过某本可能会改变我一生的书(不知道有没有这种书呢?),这种杞人忧天多少影响了我择书的方式。不过也因为这样我才领悟出一个道理:这个世界上没有所谓的好书与坏书,只有适合自己与不适合自己的书

这次我借了这些书:

《麦田捕手》 J. D. Salinger

《拼命去死》 九把刀

《等待》 哈金

《思考在命运之上》 陶杰

《佐贺的超级阿嬷》 岛田洋七

《我的名字叫红》 Orhan Pamuk

《日出国的工场》 村上春树

《约束的场所》 村上春树

至于看到不适合自己的书该怎么办?也没什么,就耸耸肩,迅速把它读完,然后打入冷宫。但在心里还是留下一个位置给它,并期盼着未来更懂事(或更不懂事)的自己会变成适合那本书的人。

p/s:对了,上次借的《我在雨中等你》确实相当好看,真的让我险些落泪(忍住...),有兴趣的朋友就自己去找找吧!我不帮你咯...

Monday, June 7, 2010

火龙(火龙对决)

香港电影有个有趣的现象。以过去的香港作为时代背景的大都叫好叫座,据说能让人忆起那时候的人情味与美好时光。而以现在的香港作为时代背景的好像就只剩下警匪片值得一提。不知是新的时代不如旧的,还是因为香港的都市化过于迅速,以致它跟冷酷无情的警匪对峙有了某种莫名的契合

单从片名来看,「火龙」实在很难让人联想到是警匪片。故事围绕在由黎明与任贤齐所演的一正一邪两名警察。黎明虽是好人,性格上却有缺陷。容易冲动、暴躁的个性让他在某些时候看起来更像个坏人。至于任贤齐则是误入歧途越陷越深,直到再也无法回头。但他专情、对下属重情义,尤其冷静杀死与他勾结的匪徒一幕更是令人深感大快人心。虽对他所做的事有些无法苟同,却也不忍心过分谴责。近来越来越多这种会让人同情其遭遇的坏人,不禁让人怀疑现在的社会与制度是否出了什么问题。

「火龙」里的真匪徒才是真正的坏人(坏到有点超现实的那种),不但心狠手辣,且胆大包天。在某程度上也突显了片中的警察是多么地无能。真匪徒利用王宝强所演的老实人作为棋子把警察玩得团团转,是高明也是可怕。当人心可被如此利用,这世界其实已没有什么理由存在了。说真的,这个老实人老实得很可悲。不过若我遭遇跟他一样的事,或许我也会跟他一样这么可悲。所谓的善原来是这么不堪一击,在极恶面前其实根本毫无还手之力。

在「火龙」里最精彩的是几场匪徒干案与警匪枪战的大场面。但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却是任贤齐与黎明的几段对话,引人深思,却又无可奈何。

「火龙」虽然听起来就像是在说一伙勇士去屠龙的电影。但它其实是拍得还不错的警匪片,只希望你别因为片名就先入为主而错过了这电影。


Wednesday, June 2, 2010

那夜•方大同

至柔似水的soul流入耳朵,循着某种莫名的牵引,滋润了那抽象意义的心。方大同播下了音乐种子,一株不朽从此在我们心中扎了根。2010529,这一夜属于方大同...与他的乐队。

演唱会中约三小时的沉醉,演唱会后持续至今的回味。方大同对音乐的态度,让才华与外表这些较表面的东西黯然失色。他唱歌时喜欢闭着眼睛,或许是他十分享受被音乐包围着的感觉,也或许闭着眼睛唱歌的他能「看」到一个只有他才「看」得到的世界。他对着数千人演唱,但你会有一种他其实是在对着你一个人演唱、为你而演唱的错觉。方大同的迷人之处,难以言喻。

MJ致敬,模仿他的偶像Stevie Wonder,重新演绎John Mayer版本的「Ain't no sunshine」。方大同最真诚的谦卑、从不吝于与别人分享他的最爱。某种程度上,方大同让我爱上了老歌,不管是什么语言、时代,音乐总能传到内心深处。

这场演唱会实而不华,有的只是方大同深情地唱着一首又一首他想让你听到的歌,和很投入的乐队。我很喜欢那位黑人贝斯手,他随音乐摆动,十分写意随性。如果这个世界上有所谓的完美的话,方大同绝对配得上任何意义的完美。这场演唱会,实在让人无法忘记。

有人问,这场演唱会有留下遗憾吗?例如有没有喜欢的歌没唱到或什么的。我想了很久也想不出来,好像从第一首MJ的「I want you back」开始就没在留意这些事。我只好答他这一夜遗憾并不适用。

音乐很少偏爱任何人,但音乐宠爱方大同。或许是因为方大同也以同样的方式宠爱着音乐,也或许音乐觉得---值得